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劳动人事部关于印发国营大中型企业职工工资标准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4 04:16:17  浏览:816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人事部关于印发国营大中型企业职工工资标准的通知

劳动人事部


劳动人事部关于印发国营大中型企业职工工资标准的通知
劳动人事部



废止理由: 适用期已过, 自行失效


为了适应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需要,我部拟定了《国营大中型企业工人工资标准表》和《国营大中型企业干部工资标准表》及其说明。经请示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供你们在企业工资改革中审批国营大中型企业工资标准时参考。并提出以下意见,请研究执行。
一、企业内部的工资分配要与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密切结合起来,要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职工队伍素质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要体现按劳分配原则,使工资分配同职工个人的责任轻重、技术高低、劳动繁简、劳绩大小密切联系
起来,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体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繁重劳动和非繁重劳动之间的差别。
二、企业的工资制度,要根据各行各业的特点,因行业、企业制宜,可以采取不同的工资形式和制度,但不宜照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结构工资制模式。要通过工资改革,合理调整工资总额的结构,改变目前奖金所占比重过大的状况,现行奖金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应当用于改革工资制
度和理顺工资关系。要建立正常的升级增资制度,改进奖励、津贴制度。
三、各企业工资改革的增资水平,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经济负担能力,瞻前顾后,留有余地。用于调整工资标准的部分,掌握在人均每月五元的限度之内,用于其它工资改革方面的部分,一般企业掌握在人均每年增加一个月平均标准工资以内,经济效益很好的企业,可以掌握在人均每年
增加一个半月平均标准工资以内。企业内部工资改革的资金来源,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办法的企业,从核入工资总额基数的奖励基金和随经济效益提高而新增的工资中支付,其他企业从留利中的奖励基金中支付。

附:关于新拟国营大中型企业职工工资标准的说明
一、新拟的国营大中型企业工人和干部工资标准,作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国务院有关企业主管部门在审批国营大中型企业职工工资标准时参考。国营小型企业的工资标准,由地方和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制定。
二、企业工人的工资制度,一般要在执行技术等级标准的基础上实行等级工资制,工资等级要同技术等级相对应,一个技术等级可以对应一个或几个工资等级。提升工资等级要考核技术等级。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连续性大的工作和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工人,也可以实行岗位工资制。实行
岗位工资制,要明确规定岗位责任和上岗工人必须具备的技术业务水平、操作能力,新工人要经过考试合格才能上岗,他们的工资要分几年逐步过渡到岗位工资标准。
企业工人的工资标准(不含副食品价格补贴,下同),按现行国家机关十一类工资区划分,每类工资区一般可按三类产业或工种交叉使用五种工资标准。以六类工资区为例,一般使用第2种至第6种工资标准。其中,一类产业(工种)包括钢铁冶炼、煤矿井下、石油钻井、森林采伐、
海洋捕捞等,可以使用第4、5、6三种工资标准;二类产业(工种)包括机械、建筑、铁路、交通、纺织、电力、石油、采油、化工等,可以使用3、4、5三种工资标准;三类产业(工种)包括农业、商业、碾米、面粉加工等,可以使用第2、3、4三种工资标准。
三、企业的干部,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每个职务划分若干工资等级。行政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执行同一工资标准。企业干部的工资标准(不含副食品价格补贴,下同),按现行国家机关十一类工资区划分,每类工资区一般设三种工资标准。以六类工资区为例,一般可以使用第2种至
第4种工资标准。企业领导干部的职务工资标准,大型联合企业为一至六级,大型企业为三至八级,中型企业为五至十级。企业干部其他职务的最高、最低工资标准,由各地区、各部门研究确定。实行大型联合企业工资标准的企业,由各地区、各部门提出,经过劳动人事部审查同意。实行
大中型企业工资标准的企业,由各地区各部门研究确定。县级企业不得使用大型企业工资标准。
四、实行岗位工资、结构工资和其他各种不同形式工资制度的企业,除奖金外的其它工资的各个组成部分合计的总水平,均不得超过全国统一规定的改革工资制度的总水平。
五、企业实行新拟的工人、干部工资标准,由企业自费解决。因此,企业应根据经济效益的好差、自费负担能力的大小和现行工资标准的高低来确定。现行工资标准较高、经济效益好、自有资金充足、有长期负担能力的企业,可以实行较高的工资标准;现行工资标准较低或经济效益和
自费负担能力较差的企业,则应实行较低的工资标准;现在自费负担有困难的,其新定工资标准,还可以低于参考标准,以后经济效益上升,再逐步提高。
六、企业改革工资制度实行新拟工资标准时,用于改革工资标准所增加的工资,应掌握在人均每月五元以内。用于改革工资标准所增加的工资,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浮动办法的企业,由核入工资总额基数的奖励基金和随经济效益提高而增长的工资中解决;未实行工资总额同经
济效益挂钩浮动办法的企业,从留利的奖励基金中开支,不得进入成本。
七、实行新拟工资标准的企业,新参加工作的职工,均按规定执行见习期,学徒期和熟练期制度。大中专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六类工资区见习期间的临时工资待遇(不含副食品价格补贴),研究生55元,大学本科毕业生50元,大专毕业生45元,中专毕业生40元。一年见习期满
后的定级工资,研究生一般定新拟企业干部工资标准的十三级,大学本科毕业生定十三级副,大专毕业生定十四级,中专毕业生定十五级。少数优秀的,可以高定,比较差的可以低定。其他新参加工作的干部和工人,在见习期间、学徒期间和熟练期间的待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府确定。
八、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工资总额计划。企业改革工资制度建立新的工资标准,应按《国营企业工资改革试行办法》的规定进行审批。

附:国营大中型企业干部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
-------------------------------------------------
各类区适 | …………………| |
| | 十一类工资区| |
用标准 | ………………| | |
| | 十类工资区| | |
范 围 | ………………| | | |
序 | | 九类工资区| | | |
| ………………| | | | |
| | 八类工资区| | | | |
号 | ………………| | | | | |
| | 七类工资区| | | | | |
等 | ………………| | | | | | |
| | 六类工资区| | | | | | |
|………………| | | | | | | |
|| 五类工资区| | | | | | | |
级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一 |248 |255 |263 |270 |277 |285 |292 |299 |306 |……|
---------|--|--|--|--|--|--|--|--|--|大业|
二 |224 |230 |236 |243 |250 |256 |263 |269 |276 | |
---------|--|--|--|--|--|--|--|--|--|型领|
三 |202 |208 |214 |220 |226 |231 |237 |243 |249 | |
---------|--|--|--|--|--|--|--|--|--|联导|
四 |185 |190 |196 |201 |207 |212 |217 |222 |227 | | ……|
---------|--|--|--|--|--|--|--|--|--|合干| 大领|
五 |170 |175 |180 |185 |190 |195 |199 |204 |209 | | |
---------|--|--|--|--|--|--|--|--|--|企部| 型导|
六 |155 |160 |165 |169 |173 |178 |182 |187 |192 |……| | ……|
---------|--|--|--|--|--|--|--|--|--| 企干| 中领|
七 |141 |145 |150 |154 |158 |162 |166 |170 |175 | | |
---------|--|--|--|--|--|--|--|--|--| 业部| 型导|
八 |128 |131 |136 |139 |143 |147 |150 |154 |158 |……………| |
---------|--|--|--|--|--|--|--|--|--| 企干|
九 |115 |118 |122 |125 |128 |132 |135 |138 |142 | |
---------|--|--|--|--|--|--|--|--|--| |
十 |102 |105 |108 |111 |114 |117 |120 |123 |126 |……………………|
-------------------------------------------------

-------------------------------------------------
十副 | 96 | 98 |101 |104 |107 |110 |112 |115 |118 |
---------|--|--|--|--|--|--|--|--|--|
十一 | 90 | 92 | 94 | 97 |100 |103 |105 |108 |110 |
---------|--|--|--|--|--|--|--|--|--|
十一副 | 84 | 86 | 88 | 90 | 93 | 96 | 98 |101 |103 |
---------|--|--|--|--|--|--|--|--|--|
十二 | 78 | 80 | 82 | 84 | 87 | 90 | 91 | 94 | 96 |
---------|--|--|--|--|--|--|--|--|--|
十二副 | 73 | 74 | 76 | 78 | 81 | 84 | 85 | 87 | 89 |
---------|--|--|--|--|--|--|--|--|--|
十三 | 68 | 69 | 70 | 72 | 75 | 78 | 79 | 81 | 82 |
---------|--|--|--|--|--|--|--|--|--|
十三副 | 63 | 64 | 65 | 66 | 69 | 72 | 73 | 75 | 76 |
---------|--|--|--|--|--|--|--|--|--|
十四 | 58 | 59 | 60 | 61 | 64 | 67 | 68 | 69 | 70 |
---------|--|--|--|--|--|--|--|--|--|
十四副 | 53 | 54 | 55 | 56 | 59 | 62 | 63 | 64 | 65 |
---------|--|--|--|--|--|--|--|--|--|
十五 | 49 | 50 | 51 | 52 | 54 | 57 | 58 | 59 | 60 |
---------|--|--|--|--|--|--|--|--|--|
十五副 | 45 | 46 | 47 | 48 | 49 | 52 | 53 | 54 | 55 |
---------|--|--|--|--|--|--|--|--|--|
十六 | 41 | 42 | 43 | 44 | 45 | 47 | 48 | 49 | 50 |
---------|--|--|--|--|--|--|--|--|--|
十六副 | 37 | 38 | 39 | 40 | 41 | 43 | 44 | 45 | 46 |
---------|--|--|--|--|--|--|--|--|--|
十七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

附:国营大中型企业工人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
------------------------------------------------------
各类 序 等 | |一|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区适 级 | |-|-|-|---|---|---|----|-----|-----
用标准范围 号 |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
-----------------|-|-|-|-|-|-|-|-|-|-|-|--|--|--|--|--
| ……………………………………|11|43|47|51|56|61|66|72|78|84|91| 98| 105| 113| 121| 129
|十 |-|-|-|-|-|-|-|-|-|-|-|--|--|--|--|--
|一 | ………………………………|10|42|46|50|55|60|65|70|76|82|89| 96| 103| 110| 118| 126
|类 |十 |-|-|-|-|-|-|-|-|-|-|-|--|--|--|--|--
|工 |类 | …………………………| 9|41|45|49|54|59|64|69|75|81|87| 94| 101| 108| 115| 123
|资 |工 |九 |-|-|-|-|-|-|-|-|-|-|-|--|--|--|--|--
|区 |资 |类 | ……………………| 8|40|44|48|53|58|63|68|73|79|85| 91| 98| 105| 112| 120
| …|区 |工 |八 |-|-|-|-|-|-|-|-|-|-|-|--|--|--|--|--
| …|资 |类 | ………………| 7|39|43|47|52|57|62|67|72|78|84| 90| 96| 103| 110| 117
|区 |工 |七 |-|-|-|-|-|-|-|-|-|-|-|--|--|--|--|--
| …|资 |类 | …………| 6|38|41|45|49|54|59|64|69|75|81| 87| 93| 100| 107| 114
|区 |工 |六 |-|-|-|-|-|-|-|-|-|-|-|--|--|--|--|--
| …|资 |类 |……| 5|37|40|44|48|52|56|61|66|72|78| 84| 90| 97| 104| 111
|区 |工 |五 |-|-|-|-|-|-|-|-|-|-|-|--|--|--|--|--
| …|资 |类 | 4|36|39|43|47|51|55|60|65|70|76| 82| 88| 94| 101| 108
|区 |工 |-|-|-|-|-|-|-|-|-|-|-|--|--|--|--|--
|……|资 | 3|35|38|42|46|50|54|59|64|69|74| 80| 86| 92| 98| 105
|区 |-|-|-|-|-|-|-|-|-|-|-|--|--|--|--|--
| | 2|34|37|41|45|49|53|58|63|68|73| 78| 84| 90| 96| 102
| |-|-|-|-|-|-|-|-|-|-|-|--|--|--|--|--
|……| 1|33|36|40|44|48|52|56|61|66|71| 76| 81| 87| 93| 99
------------------------------------------------------



1985年7月23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北京市食品卫生管理实施细则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食品卫生管理实施细则
市政府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结合北京市的具体情况,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市食品卫生管理的范围,除《条例》第一章第二条所规定的外,还包括个人出售的食物、饮料等食品。
第三条 食品主管部门和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应把一九七八年五月国务院颁发的食品卫生试行标准,分别纳入食品产品标准,自一九八○年五月一日起执行。凡大批量生产食品的单位,应创造条件做到化验合格后出厂。熟肉、凉粉、冷荤、酸牛奶以及其他做不到化验合格后出厂的冷
饮、冷食品,经当地卫生防疫站或主管部门连续化验三次不合格的,应正式通知生产、加工单位暂停制售,待改进卫生经化验合格后方可恢复制售。
对尚未制订卫生标准的食品,可参照相同种类食品的卫生标准判断其卫生质量。
第四条 食品主管部门和生产、加工、收购、储存、运输、销售食品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条例》第三章“食品卫生要求”的各项规定,有计划地加强收购、出库(厂)检验工作、增添运输、储存、冷藏和检验等设备,实行食品小包装,做到确实能够防止食品和食品原料霉变、腐败、
污染。各生产、加工、批发、零售食品单位,要建立健全卫生制度,改革工艺操作,完善卫生设备,保证全面执行食品卫生要求。熟肉、流质食品、散装冷饮不得在农贸市场和街头设摊出售。不准个人加工出售小食品。
第五条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主管部门,都要把食品卫生工作列入生产计划和工作计划,做到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总结,把食品卫生工作的好环,作为考核成绩,评定干部职工的业务技能、产品质量和组织竞赛、评比的重要内容之一。食品卫生工作达不到要求的,不能评为先
进单位。凡实行经济管理、利润留成、评分计奖的单位,卫生工作所占分数的比例应为总分数的六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并按岗位制定明确具体的卫生要求指标,落实到班、组和个人,认真检查评记。
第六条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主管部门的食品卫生管理机构和检验人员,负责对本系统、本单位的食品卫生进行检验和监督。食品卫生管理、检验人员,发现本部门、本单位食品生产和经营工作中有违反国家食品卫生法令、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现象时,有权进行批评、制止,向上
级领导机关、卫生部门反映情况,任何人不得阻挠、打击和刁难,有关单位应给予表彰奖励。对违反国家食品卫生法令、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现象不制止、不反映者,应根据情节进行批评、教育和必要的处理。
第七条 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对食品卫生工作的领导,充实加强卫生防疫站的食品卫生检验、监督机构。各级卫生防疫站要经常负责对食品卫生进行监督管理,抽查检验和技术指导。根据监督管理的需要,可向有关单位无偿提取必须数量的检验样品(包括凭票证供应的粮油、肉蛋等食
品),并给予正式收据。
第八条 各级卫生部门可设置兼职的食品卫生监督员。结合本市具体情况,暂先设置市、区县级食品卫生监督员若干名,为便利工作的进行,并设置助理食品卫生监督员若干名。
食品卫生监督员的职权是:
依据《条例》和有关卫生规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对食品的卫生质量做出鉴定处理,制止生产、销售不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参加食品企业的建筑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对食品从业职工进行医学监督;对卫生情况恶劣教育不改、出售
腐败变质有毒有害的食品和食品原料,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或传染病的,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
食品卫生监督员,由各级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审查推荐,提请同级人民政府委任。

助理食品卫生监督员在食品卫生监督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由卫生防疫站负责推荐,提请同级卫生局委任。
第九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食品企业(包括集体食堂),必须符合卫生要求。食品生产、经营主管部门,应当通知所在区、县卫生防疫站参加地址选择、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未经卫生防疫站同意的,规划部门不发施工执照。市卫生防疫站应会同主管部门和设计部门,制定各种食品
生产、加工、零售单位的建筑设计卫生标准。
食品生产、经营主管部门对现有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品企业,应分期分批逐步加以改进。
第十条 外贸出口食品,因卫生原因,需转为内销时,应由外贸部门将食品的名称、数量、生产单位、日期、批号及处理原因以书面材料报告市卫生防疫站(零星的或需及时处理的食品,可征得所在区、县卫生防疫站同意后销售),按规定的标准和卫生要求进行检验鉴定。无鉴定证明
的,不得出售,也不得在企业内部食堂或职工中推销。
第十一条 食品生产、经营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对违反《条例》、违反食品卫生标准和本市有关食品卫生管理规定、要求的单位和个人,应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以下处理:
1、经检查卫生工作达不到要求的,给予“限期改进”通知书或通报批评。对单位负责人或有关人员处以二至十元的罚款,或停发有关人员及全单位当月的奖金(以该单位当月奖金的平均数额计)。
2、经检查化验不符合卫生标准、规定的食品,发给停止生产或加工复制、废弃、没收等处理通知书。
3、对卫生状况严重不好,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重大食品污染事故,或发给“限期改进”通知书而未改进的单位,责令停业、给予行政处分,直至提请司法部门依法惩处。
惩罚的批准权限:批评、限期改进、罚款、停发奖金,由各级卫生防疫站批准,报卫生局备案;通报批评、停止某一种食品的生产,由各级卫生局批准,报同级人民政府备案;停业、行政处分、法律制裁,由卫生部门报经同级人民政府主管卫生的市长(或副市长)、区长(或副区长)
、县长(或副县长)批准或提请司法部门处理。食品生产、经营主管部门,对本系统、本单位违反《条例》和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亦可按上述精神处理。
罚款(包括扣发的奖金),由被罚单位的财会人员负责扣除,交卫生防疫站,存入银行罚没款项内,逾期不交者由银行代扣。全部罚款上交国库。



1980年4月28日

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运城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的通知

山西省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运城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有关单位:
  为了切实加强我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加快推进园林城市(县城)创建步伐,现将新修订的《运城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2年9月17日


  
   运城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严格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全面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整体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山西省城市绿化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城市规划区内绿线的界定、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三条 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绿线的管理工作。
  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绿线的管理工作。
  规划、住建、国土等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搞好城市绿线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 规划、住房城乡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密切配合,共同组织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将绿地防灾避险功能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之中。
  批准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第五条 城市绿线的审批、调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山西省城市绿化实施办法》的规定进行。
  第六条 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参加城市建设项目规划审批,并对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化的规划审批、竣工验收进行监督检查,实施绿色图章管理制度,具体实施办法按照《运城市实行城市绿色图章制度的规定》(运政办发〔2012〕107号)执行。
  第七条 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工程建设配套绿化规划设计方案的审批工作。绿化规划设计方案审查通过后,由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建设项目绿化意见书》,未经审批,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核发《建设施工许可证》。
  第八条 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城市绿化工程施工的跟踪管理,及时查处擅自变更绿化方案和无证施工行为。配套绿化工程竣工后,对城市绿化工程达到设计标准的,在验收报告上加盖绿化工程验收合格专用章。未经验收,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竣工验收相关手续和备案。
  第九条 城市各类建设工程要与其配套绿化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居住区绿化、单位绿化及各类建设项目的配套绿化都要达到《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的标准。
  第十条 城市绿线应由政府组织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国土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现有绿地、风景名胜、自然地貌以及已批准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所涉及的绿化地域予以界定,经政府批准后实施。批准的城市绿线实行公示制度,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一条 在城市绿线范围内,必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公园设计规范》等标准进行绿地建设。下列区域界定为城市绿线:
  (一)现有的和规划的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及其它绿地。
  (二)市区内的姚暹渠、边山沟河、盐池周围区域、水库周围区域、公路和铁路两侧、城市出入口等城市景观生态控制区域。
  (三)市区内的风景名胜区、古典园林、重点公园、古树名木等保护范围。
  (四)其它对城市生态和景观产生积极作用的区域。
  第十二条 城市绿线分为实施线、控制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明确城市绿线所在区位的坐标,制定落实管理措施。
  第十三条 界定城市绿线内的现有绿地,由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造册,确定管理单位。
  界定为城市绿线内的绿化规划用地,由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绿化规划用地管理证,并负责实施期间的管理。建成后,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在册,确定管理单位。
  第十四条 城市绿线内所有绿地、植被、绿化设施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植、砍伐、侵占和破坏,不得改变其绿化用地性质,不得进行经营性开发。
  在控制线内,因重点工程建设等特殊需要,确需占用城市绿线内绿地,损坏绿化设施,砍伐或移植绿化植物,改变其用地性质的,须到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审批手续。
  第十五条 城市绿线内的土地,不得改作他用,严禁新建不符合绿化规划需求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
  有关单位不得违反规定,批准在城市绿线范围内进行建设。
  城市绿线范围内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应当限期迁出。
  因规划调整和管理需要等原因,进行树木抚育更新,大范围修剪、绿地改造、扩建的,应当经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绿地范围内进行拦河截溪、取土采石、设置垃圾堆场、排放污水以及其它对生态环境构成破坏的活动。
  第十七条 城市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必须按绿化规划和绿化标准要求建设配套绿地。不得占用绿地,损坏绿化植物及其设施,改变绿化用地的性质。
  第十八条 城市的各类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必须按照标准划出绿线,编制配套绿化规划设计方案,经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批准后,方可开工建设。
  第十九条 在城市绿线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损坏草坪、花坛、绿篱,损坏、盗窃绿化设施;
  (二)在树木上牵挂绳索、架设电线,在绿地内晾晒物品,停放车辆,放牧;
  (三)在绿地或绿化带内挖坑取土、堆放物料;
  (四)在绿地内搭灶生火,燃烧废物,倾倒有害物质;
  (五)擅自砍伐树木,就树盖房、设置广告牌标语牌、刻划钉钉、攀折花木等损害树木生长的行为;
  (六)距树木一米以内堆放物料,二米以内挖沙取土;
  (七)有损生态和景观的其它行为。
  第二十条 城市建设工程绿化用地面积因客观环境限制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又确需进行建设的。须经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按照《城市绿化条例》和《山西省城市绿化实施办法》的规定对所缺绿化用地面积给予补偿。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之规定,由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城市绿化条例》、《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和《山西省城市绿化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责令其改正并依法处罚。
  第二十二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直接责任人员或单位负责人,可以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可参照本办法制定适合本地行政区域城市规划区内的绿线管理细则或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