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验收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20:42:13  浏览:988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验收规定的通知

国家计委


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验收规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委(计经委)、水利部,国家电力公司:
  为了保证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的工程质量,确保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按期投入运行,充分发挥效益,我委制定了《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验收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验收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以下简称“农网改造”)工程的质量,确保项目按期投入运行,充分发挥投资效益,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 农网改造工程实行分级、分批验收。项目法人负责对其实施的农网改造单项工程进行验收;各省(区、市)计委(计经委)会同经贸委、物价局(委员会)、水利(水电)厅(局)、项目法人负责对其省
(区、市)内各县农网改造工程进行验收;国家计委会同国家经贸委、水利部、国家电力公司对各省(区、市)农网改造工程进行验收。
  第三条 各省(区、市)计委(计经委)、物价局(委员会)负责对单项工程的验收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国家计委负责对各县农网改造工程的验收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四条 农网改造工程及项目要在完成后1个月内报请验收,不能按期报请验收的,要由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写出报告,说明理由,明确推迟验收的时间,但推迟期不得超过3个月。

第二章 验收条件
  第五条 各省(区、市)农网改造工程按国家计委批复的“两改一同价”方案全部完成后,可以报请国家验收。
  第六条 各县农网改造工程达到以下条件后,可报请省级验收。
  1.省(区、市)计委(计经委)批复的农网改造方案全部完成;
  2.乡镇电管站的改革全部完成;
  3.实现县内城乡生活用电同价。
  第七条 农网改造工程的单项工程按批准的设计完成后,可报请项目法人验收。

第三章 验收依据
  第八条 国家对各省(区、市)农网改造工程验收的依据为:
  1.国家计委批复的农网改造“两改一同价”方案;
  2.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水利部和国家电力公司下发的有关农网改
造的文件、通知和规定;
  3.各省(区、市)农网改造的实施方案及年度计划;
  4.各省(区、市)农网改造工程内容和概算调整的批准文件。
  第九条 各省(区、市)对其各县农网改造工程验收的依据为:
  1.省(区、市)计委(计经委)批复的农网改造方案及省(区、市)
物价局(委员会)制定的城乡用电同价分解方案;
  2.国家计委转发国家电力公司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
  3.各县(区、市)农网改造的实施方案及年度计划;
  4.各县农网改造工程内容和概算调整的批准文件。
  第十条 项目法人对农网改造工程单项工程验收的依据为:
  1.项目法人批准的全部设计文件;
  2.国家及电力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和验收技术规范。

第四章 验收内容
  第十一条 国家对各省(区、市)农网改造工程验收的内容包括:
  1.省计委(计经委)、物价局(委员会)对各县农网改造的验收报告;
  2.项目法人对单项工程的验收报告;
  3.全省城乡用电同价情况的报告;
  4.全省农网改造工程财务和效益分析报告;
  5.全省农网改造工程的现场检查报告;
  6.全省农网改造工程的审计报告。
  第十二条 各省(区、市)对其各县农网改造工程验收报告;
  1.项目法人对全县农网改造工程单项工程的验收报告;
  2.乡镇电管站改革情况报告;
  3.全县城乡生活用电同价情况的报告;
  4.全县农网改造工程财务分析报告;
  5.全县农网改造工程的现场检查报告;
  6.全县农网改造工程的审计报告。
  第十三条 项目法人对农网改造单项工程验收的内容包括:
  1.单项工程的全部设计文件;
  2.单项工程的建设管理情况报告;
  3.单项工程的财务分析报告。

第五章 验收程序
  第十四条 验收主管单位接到报请验收报告后,要组成验收委员会,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委员会要推荐产生验收委员会主任,制定具体的验收大纲。
  第十五条 各级验收工作均采用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和现场抽查的方式进行。
  第十六条 各级验收委员会要重点对工程质量、技术资料、资金管理等进行检查验收,同时要特别注意对城乡用电同价工作完成情况的验收。
  第十七条 验收委员会要对其验收的工程或项目形成正式验收意见,验收结论由验收委员会主任签字后生效。

第六章 有关问题的处理
  第十八条 对于严重违反工程建设程序,工程存在重大质量问题,或截留、挤占、挪用建设资金的项目,不得通过验收。
  第十九条 验收中发现重大工程质量问题或在资金使用中有违纪、违规行为的,将按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由于设计失误、论证不足或设备、施工问题影响工程质量的,要追查有关部门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条 验收中发现程序不健全项目,以及环保、安全、卫生、消防等单项不合格的项目,必须限期整改。验收主管部门应随时了解整改情况,适时组织复验。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各省(区、市)计委(计经委)、农网改造项目法人要根据本办法制订实施细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国家计委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教育部、国务院港澳办关于开展内地与香港教育交流若干问题的意见

教育部 国务院港澳办


教育部、国务院港澳办关于开展内地与香港教育交流若干问题的意见
教育部 国务院港澳办



香港回归祖国后,两地教育交流不断扩大,大学间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更加深入,中小学间的交流更富实效,各校在交流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良好的发展势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依照“一国两制”的方针,特区政府自行管理香港的教育,因此,两地教育行政部门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为了使两地教育交流有所遵循,健康、有序地开展工作,现就两地教育交流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继续支持和鼓励内地的学校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在内地为香港的青少年学生举办普通话培训班、中国历史文化研讨班,开展夏令营及其他联谊等活动,以促进香港青少年一代对祖国的认同。举办此类活动,按有关规定报批并在执行中注意把握政策。做到正面引导,不强加于人。
二、积极推动两地的中小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互相取长补短,促进共同发展。
三、自1998年起,作为试点同意香港的大学委托内地的大学代招大学本科生(有关详细规定已发有关各校);两地的大学可继续通过校际交流的形式,互派研究生或联合培养研究生。
四、重点支持两地的大学开展校际合作。特别是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双方的大学可在相互的大学校园内联合建实验室、科研机构。有关人员、经费、研究课题及开发的项目由双方商定。涉及高科技及敏感课题的合作研究和技术开发,应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在科技合作中,要做到优
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成果共享,并注意保护知识产权。
五、内地教育机构在香港合作办班或办学,开设非学历短期培训课程,应按照隶属关系,报省部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开设成人兼读(函授)、全日制学历教育、合作办班或办学,由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教育部审批,并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备案;涉及学位教育的,由教育部征求国
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意见并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香港方面的合作者应是经特区政府认定的教育机构。审批上述合作办班或办学的上级主管部门,均应征求新华社香港分社的意见后,再进行审批。凡经批准在港合作办学、办班的单位,应遵守香港的法律法规,保证教学质量,合理收费
,不以营利为目的,严禁滥发文凭证书。
六、香港的教育机构或个人与内地教育机构在内地合作办学,参照前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执行。涉及学历、学位教育的合作办学,应按隶属关系征求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的意见后审批。
七、两地大学生可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在内地或香港进行的专业实习或专业考察活动,但一般不安排香港学生在内地进行社会调查(特别是问卷调查)。
八、内地的大学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可同意香港的大学根据需要在本校校园内,设学术交流联络处,其业务范围为开展教育学术交流活动,并应遵守内地的法律和校园管理规定。
九、两地的大学可互聘客座教授或授予名誉博士等称号。内地的大学,应按规定的程序报批;如内地的大学拟授予香港的知名人士或高级公务员名誉学术称号,应由教育部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审批。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应由教育部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后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审
批。



1999年2月5日

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城市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收费价格监测办法》的通知

国家计委


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城市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收费价格监测办法》的通知
1994年1月28日,国家计委

为了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调控体系,及时反映市场物价变动情况,控制城市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幅度,保障人民生活,维护社会安定,有必要对与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收费价格进行监测。为此,我委制定了《城市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收费价格监测办法》。现将该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城市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收费价格监测办法
一、建立城市价格监测系统
监测城市范围为: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城市。由上述城市的价格主管部门负责监测和报送价格变动情况,并指派专人负责。
二、监测品种
监测品种主要是与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收费项目,初步选定27个品类(详见附表)。各市按照规定的规格等级自选商品牌号,在选择代表品牌号时,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居民消费量大,市场供应相对稳定、价格变动趋势有代表性的商品。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消费特点,适当增加监测品种。
三、监测品种的采价
1.各市宜选择经营品种齐全、零售额大的商场和农贸市场为商品价格调查点。对于同一商品的零售价格,每个城市选定的调查点应不少于3个。
2.采价时间为每月5日、20日。
四、报送方式
各监测城市物价主管部门于每次采价的次日(节假日顺延),将价格资料用电话传真或明传电报报送国家计委市场与价格调控司。
五、汇总及反馈
国家计委市场与价格调控司每次在接到数据的3日内将数据汇总,用明传电报反馈给各省、自治区及监测城市的价格主管部门。
六、特殊情况的监测
当市场出现突发性变化,如发生抢购、脱销等紧急情况,各监测城市要把事态的发生、发展,当地政府处理办法和结果及时上报国家计委市场与价格调控司。
七、实施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附:《城市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收费价格变动监测表》。(略)